建设“海绵城市”的关键在哪呢?
“海绵城市”建设的六字箴言: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
简而言之,就是要把降到地面的雨水控制住,使其尽可能的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,存储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。
海绵城市基础设计层面:
****
植草沟
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,可收集、 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,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。
NO.2
下沉式绿地
下沉式绿地主要适用于建筑、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,以及城市绿化带等绿地内。
NO.3
渗透塘
渗透塘是一种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,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。
NO.4
滞留池
滞留池通过植物、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、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。
NO.5
透水铺装
透水铺装模拟土壤的空隙结构,雨水能迅速通过这些空隙排走,解决了积水问题。
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5〕75号):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综合采取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措施,*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将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。
“海绵城市”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,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。